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江西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将虚拟现实VR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思政学习体验。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更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让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江西工程学院敏锐地捕捉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将VR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并充分发挥AI的赋能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创新之路。
12月25日,在江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思政课堂上,VR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曾育仁老师利用VR设备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学生们戴上VR眼镜,瞬间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壮烈场景。
曾育仁老师指出,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的艰辛,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还通过创建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境,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时空对话。带领大家学习新余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蒋国珍老师的先进事迹。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人工智能AI的引入,为江西工程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江西工程学院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认识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会议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VR技术与AI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教学空间。江西工程学院利用VR技术打造了线上思政教育平台,学生们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平台上不仅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VR视频、动画、案例分析等,还有互动交流社区,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线下的思政课堂也充分利用VR设备和AI技术,开展沉浸式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空间。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思政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将VR技术和AI技术融入其中。这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江西工程学院思政课结合VR和AI的创新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徐丹表示“以前觉得思政课比较枯燥,但是自从引入了VR技术和AI后,思政课变得非常有趣。通过VR设备,我仿佛亲身经历了历史事件,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而且AI能够及时解答我的问题,让我的学习更加高效。”自开展创新实践以来,学生们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增强。
江西工程学院在思政课结合VR和AI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VR和AI技术的投入与推广,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清强调,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江西工程学院学生思政课结合VR和AI的创新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思政课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