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合作,效应加乘。4月18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人、董事杨名权,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德华,校党委委员、董事长助理乐俊杰等一行访问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双方召开了两校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并举行了签约授牌仪式。此次校校达成战略合作,意义重大,双方借此签约机会,加深两校交流、整合双方资源、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以培养更多新时代英才,同时双方围绕在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师生学历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进修与访学等领域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开启了校校战略合作新篇章。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和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出席了签约授牌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官网图片)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该校创办于2005年,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在29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逾9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我校访问团参观数学体验馆)
授牌仪式前,我校访问团在北师港浸大校办主任李飞亮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考察了图书馆、数学体验馆、学生宿舍、艺峯、体育馆等场所。
(我校访问团参观数学体验馆)
(我校访问团参观图书馆)
(我校访问团参观体育馆)
(我校访问团参观学生宿舍)
参观结束后,双方校领导进行合作签约及举行授牌仪式。
(UIC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与胡涌书记签约)
(UIC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向杨名权董事授牌)
(UIC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向我校赠送纪念品)
(杨名权董事代表我校向UIC赠送纪念品)
仪式结束后,双方校领导及学校代表就校际需求和双方合作进行具体座谈。
(校校战略合作交流现场)
(校校战略合作交流现场)
(李飞亮主任介绍UIC基本情况)
(杨名权董事就战略合作进行了交流) (胡涌书记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
交流会上,北师港浸大校办主任李飞亮首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北师港浸大的基本情况,随后胡涌书记代表学校向各位参会领导介绍了江西工程学院的发展现状。北师港浸大党委书记毛亚庆教授在听取胡涌书记的发言后表示,江西工程学院比北师港浸大建校时间更早,规模更大,而且作为民办高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两所学校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充分交流,探讨彼此的合作意向与合作方式。杨名权董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学生学历提升、教师学历提升、教师进修、学生访学和交流、科研及平台合作等方面向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北师港浸大校长助理、副教务长、研究生院行政处长林恬在女士向我校人员具体介绍了北师港浸大的硕、博学位申请要求和管理办法;教务长、研究拓展及知识转移处副处长李建会教授就教师培训、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与我校人员交流经验;校长助理、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继续教育中心处长张韶峰先生对北师港浸大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服务面向进行介绍。最后北师港浸大党委书记毛亚庆教授代表北师港浸大做总结发言,双方将根据本次座谈会意向,对具体需求进行量化梳理,通过学科及专业相关匹配,落实具体的合作内容。
北师港浸大(UIC)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
国际化高等教育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在29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逾9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博雅大学育全人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多元发展创未来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范围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约74.5%,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81%。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海纳名师塑英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升级师资和科研队伍,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系专业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拥有博士学位。在校专任教师406人,其中各国院士3人,教授52人,IEEE等国际学会会士4人,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9人。教师很多来自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世界名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拓展国际视野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3年,北师港浸大与国外近6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培养家国情怀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教研协同发展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服务社会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独特区位优势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